律师介绍

冯立华

冯立华

联系我们

  • 姓名:冯立华
  • 电话:13381285189
  • 邮箱:844681579@qq.com
  • 证号:1101200610315876
  • 律所:北京易楚景韬律师事务所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1号新阳商务楼C座四层
您当前的位置: 北京医疗纠纷律师 > 律师文集 > 事故处理 >正文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

时间:2014-10-30 10:10:33

分享到:0

   

      

   【 医疗司法鉴定】本文主要介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详细内容请看下文介绍,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30号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已于2002年7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现予以发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专家库的建立

   第三章 鉴定的提起

   第四章 鉴定的受理

   第五章 专家鉴定组的组成

   第六章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确保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有序进行,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

   第三条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

   设区的市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级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争议的再次鉴定工作。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以下简称医学会)可以设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组织和日常工作。

   第四条 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第二章 专家库的建立

   第五条 医学会应当建立专家库。专家库应当依据学科专业组名录设置学科专业组。

   医学会可以根据本地区医疗工作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实际,对本专家库学科专业组设立予以适当增减和调整。

   第六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成为专家库候选人:

   (一)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

   (二)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

   (三)健康状况能够胜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符合前款(一)、(三)项规定条件并具备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法医可以受聘进入专家库。

   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原则上聘请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家建立专家库;当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家不能满足建立专家库需要时,可以聘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专家进入本专家库。

   负责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原则上聘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专家建立专家库;当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专家不能满足建立专家库需要时,可以聘请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家进入本专家库。

   第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同级的医药卫生专业学会应当按照医学会要求,推荐专家库成员候选人;符合条件的个人经所在单位同意后也可以直接向组建专家库的医学会申请。

   医学会对专家库成员候选人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聘任,并发给中华医学会统一格式的聘书。

   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医,有义务受聘进入专家库。

   第八条 专家库成员聘用期为4年。在聘用期间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专家库成员所在单位及时报告医学会,医学会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胜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

   (二)变更受聘单位或被解聘的;

   (三)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四)受刑事处罚的;

   (五)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聘用期满需继续聘用的,由医学会重新审核、聘用。

   第三章 鉴定的提起

   第九条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第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书面移交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第十一条 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的,应当由涉及的所有医疗机构与患者共同委托其中任何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只可以向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

   第四章 鉴定的受理

   第十二条 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8条规定提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

   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医学会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医学会应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会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

   (二)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的;

   (三)医疗事故争议已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的;

   (四)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司法机关委托的除外);

   (五)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

   (六)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 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当按规定缴纳鉴定费。

   第十五条 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会中止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一)当事人未按规定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材料的;

   (二)提供的材料不真实的;

   (三)拒绝缴纳鉴定费的;

   (四)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 专家鉴定组的组成

   第十七条 医学会应当根据医疗事故争议所涉及的学科专业,确定专家鉴定组的构成和人数。

   专家鉴定组组成人数应为3人以上单数。

   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学科专业的,其中主要学科专业的专家不得少于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二分之一。

   第十八条 医学会应当提前通知双方当事人,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从专家库相关学科专业组中随机抽取专家鉴定组成员。

   第十九条 医学会主持双方当事人抽取专家鉴定组成员前,应当将专家库相关学科专业组中专家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告知双方当事人。

   第二十条 当事人要求专家库成员回避的,应当说明理由。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会应当将回避的专家名单撤出,并经当事人签字确认后记录在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