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责任的种类有哪些?
时间:2023-10-11 14:10:22
一.医疗事故责任的种类有哪些?接下来将由北京医疗纠纷律师为您介绍相关方面的内容 ,具体情况赶紧跟着北京医疗纠纷律师一起来看看吧!
1.医疗事故责任的类型包括: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患者原有疾病状况对事故责任的影响,可分为四个责任级别: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
2.法律依据: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专家鉴定小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以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确定医疗过失的责任程度。医疗过失在医疗事故中的责任程度分为:
完全责任,是指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完全是由医疗过失造成的。
主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主要是由医疗过失造成的,其它因素起着次要作用。
次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主要是由其它因素造成的,医疗过失起着次要作用。
轻微的责任,是指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大多是由其它因素造成的,医疗过失行为起着轻微的作用。
第三十七条规定,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的医学会工作人员应当如实记录鉴定会的过程和专家的意见。
如何处理医疗事故责任纠纷?
1、谈判。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协议,双方签订协议,可以办理公证或者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书面申请。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或者医疗事故纠纷的,应当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部门负责人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督的部门或者专职(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督的部门或者专职(兼职)人员收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如实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有关情况,并向患者报告和解释。
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以下重大医疗过失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病人死亡或者可能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
(二)造成3人以上人身伤害的后果;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的,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患者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北京医疗纠纷律师,北京医疗纠纷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